advertisement

來到聖誕節,很多人會準備交換禮物,小朋友更特別喜歡聖誕節,除了可以放大假,最期待是收到聖誕禮物。早前,澳洲有位13歲少女寫下聖誕願望清單,總共有43件物品,由名貴美容產品、名牌服裝以至科技產品都有,總值高達3千英鎊(約29,760港元),而「金錢」則寫了2次,令家長嚇壞了,而且表示極頭痛!有網民家長表示少女小小年紀便熟悉名牌,可能是受網絡影響。有人指家長應從小管教孩子,應如何入手?

聖誕願望

 

這位13歲少女的姨姨在社交平台「X」分享這張姪女手寫的願望清單,命名為「我的2023-2024年聖誕願望清單」(My 2023-2024 Xmas Wishlist),第1件先是Dior唇油,售價約為32英鎊,相等於300多港元。

聖誕願望
(圖片來源:《聖誕夜奇蹟》劇照)

聖誕願望
澳洲一名13歲少女寫下聖誕願望清單,多達43件物品,價值3千英鎊。(圖片來源:X@ambersinsane)

 

再細看清單,還有各式各樣名牌產品,先是奢華美容產品包括:假睫毛、美容按摩冰球、新梳妝台、Drunk Elephant精華、Squishmallows睫毛膏等;名牌服裝有Converse鞋、淡藍色蓬鬆背心、lululemon、牙飾、粉紅色Nike鞋、Uggs雪靴、戒指、牛仔褲、牛仔裙等。此外,科技產品有Macbook Pro、新款ipad,亦有掛繩、衝浪板、可愛的糖果、絲綢枕頭套、Gucci 香水、毛毯、Amazon禮品卡等等,更令人驚訝的是「金錢」寫了3次。

聖誕願望
少女還渴望擁有科技產品如有Macbook Pro、新款iPad等。

 

這張少女的聖誕清單確實令人震驚,並引來熱烈討論,網民紛紛留言:「我媽媽如果要這些東西,我一定會大叫的!」、「我在看到Dior唇膏後就不再往下讀了,因為很扯」、「她列出願望清單,是因為要繼續許願」,還有人推測,少女小小年紀便熟悉名牌,可能是受TikTok影響。有人認為應從小教導孩子對金錢、物質慾望有一定的認識。

5個方法控制孩子物慾

不少父母會不斷滿足孩子「內心的渴望」,但切忌過度溺愛,否則會寵壞了孩子,被寵壞的孩子不僅以後不會為目標而奮鬥,更會有無窮無盡的要求。以下5個方法,有助孩子克制他的消費慾,管住孩子無止境的要求:

方法1.  以物易物  對金錢有概念

可以嘗試跟孩子一起玩買賣遊戲。小朋友可以拿出自己喜愛的玩具、文具等,進行買賣或交換。父母可以準備錢,讓孩子自行為東西訂價、貼上價格標籤,並且可以讓孩子利用父母少量金錢,買回自己想要的玩具,或是「以物易物」的方式,讓孩子們交換等價的產品。

從中孩子理解到運用有限的金錢,不是所有東西「想要」就可以買;如果錢不夠,也會買不到東西。此外,讓他們學習對商品訂價格,讓孩子了解「對等交易」的金錢觀念。

聖誕願望
方法1. 以物易物 對金錢有概念

方法2. 用「沒有錢」為由  讓孩子理解東西的重要性

有時孩子會有「想要買東西」的慾望,為免孩子吵著買東西,家長不妨試著了解孩子想買的理由?我們可裝作糊塗地問:「要買哪一個啊?」或是說:「可是今天沒有準備買蛋糕的錢。」又或是,「如果我們買了蛋糕,可能就沒有錢買菜煮晚餐了!」明確讓孩子知道,我們有準備「買菜的錢」,但沒有準備「買蛋糕的錢。」

用「沒有錢」的理由拒絕孩子時,千萬不能只說「沒有錢!」要說清楚沒有錢買甚麼,因為孩子無法明白,沒有錢買蛋糕,為何還有錢去買菜,要給孩子明確答案。特別一提,拒絕孩子的要求時,家長不能動怒氣,只要爸媽表現出自己也很困難,即使知道孩子想買的理由,也絕對不能隨便答應他。

聖誕願望
方法2. 用「沒有錢」為由 讓孩子理解東西的重要性

方法3. 給孩子選擇及自主空間

為訓練孩子分配及管理金錢的概念,爸媽們可從小跟孩子談一些條件,例如讓孩子知道錢箱存滿,才可以買自己想要的物件;或是當孩子想昂貴的東西時,可用互相討論的方式,給予孩子做決定的機會。

方法4. 養成孩子儲蓄習慣

每當孩子想買玩具,而父母覺得這個「不必要」的物件,可以嘗試鼓勵他為此去儲蓄,利用自己儲起來的金錢購買。這樣做,一方面可以延緩購物,讓孩子了解所需;另一方面則可讓孩子更會愛惜它,因為用自己的儲蓄買回來。

小朋友 儲蓄
方法4. 養成孩子儲蓄習慣

 

方法5. 培養孩子  感恩現在擁有的東西

有研究指出,懂得感恩的人,容易知足,生活自然快樂。多教導孩子,欣賞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事物,帶領孩子想想每天生活中誰人默默幫助了我,值得感恩。若果家長們能夠以身作則,主動在孩子面前控制物慾,那就是最有成效的方法了。

感恩
方法5. 培養孩子 感恩現在擁有的東西

特別一提,不少父母喜歡用金錢去獎勵或懲罰孩子,例如︰「你乖的話,我就獎你100元!」或是「你不聽話,我就扣你的零用錢!」原來這是大錯特錯!家長千萬不要將金錢代替了尊嚴與權威,甚至攔阻他理解勤奮讀書本是每個孩子的責任。